有时,人们会花上几个小时来做决定:他们会花很多时间来寻找最好的产品,搜肠刮肚地想把他们的电子邮件润色到无可挑剔的程度,苦苦思索该订购什么。有时在做了决定后,他们依然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你做决定的方式会对你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它可以决定你是把事情做完还是原地不动,在遇到机会时是努力争取还是举棋不定。本章将着眼于当我们做出“糟糕”的决定时,大脑如何保护我们免遭太多痛苦。如果你长期处于优柔寡断的情绪中,本章提到的几个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你更从容地做出决定,还可以帮助你确立生活的目标。
关键词:“最大化者”对“满足者”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发现,按照决策风格的不同,可以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人是“最大化者”,而其他人则是“满足者”。
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最大化者”,或者你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最大化者”是指那些收集到所有信息后绞尽脑汁做决定的人。如果需要买一件新的外套,他们会尽量多去几家商店,尽量多试穿几次后再做出选择。他们的目的是要找到“最好的”:最好的外套、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最好的伴侣。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并且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你可能会打电话找维修工,且你寻找维修工的过程往往既漫长又困难:你会搜索你所在区域的所有维修工,查看尽可能多的评价,上网浏览好几个小时后才做出决定。这么做既费时又耗精力。“最大化者”天性一丝不苟,他们经常会推迟决策、延迟行动。这是因为选择和研究每一种可能性的过程着实令人生畏。的确,“最大化者”有时会在地毯式搜索中找到金块,但是等找到的时候,他们甚至无法享用自己发现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精力已经耗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