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远阿云,云飘远了. 番薯和台风,成长中无可避免的磨难. 乡村与城市,环境变化对人心的改造,原本并行的铁轨变成了相隔的栏杆. 遥遥相望的两颗心,以信件相连,却被牵线的第三只手插入;与此同时,更大的背景下,海峡两岸却因一只流落的渔船激起久违的心跳——刘文正的《地平线》就在这两种情感短暂相叠的时空中奏出了多层意味. 失去初恋之痛,由笛声凄婉至弦声坚强,哭诉的男孩穿着离去女孩改好的衣衫回到家乡像男人一样面对. 入行师从健康写实主义主将李行的侯孝贤,用银幕中的银幕重放《地平线》,在不能提及“罢工”的审查条件下,以银幕下的现实对撞,撕碎银幕上的虚假面具. 修复版偏黄,给侯孝贤那再也无法得见的九分原始的绿添了一层怀旧滤镜. 布袋戏大师李天禄用自己的台词演出一个鲜活的阿公. ——资料馆台湾影展,林文淇映后谈让人受益良多. 虽不尽如人意,但并非一无是处. 角色的性格特征是鲜明的,但作为电影来讲,光是人物成立是不够的. 叙事太弱,太多没有交代清楚的线索,被削弱的故事导致电影感薄弱. 虽然剧本仍有郭敬明的改编,但即使是最默契的搭档落落也不能完全捕捉到原著里很多应该体现的细节和情感. 易遥和齐铭这条线被弱化了,由此失掉了原著的味道. 要制造悲伤首先也应从故事出发,太多零碎的特写和太多升格镜头只能徒增矫情和造作. 没有一味地复刻书中的对话,有几处把原著搬进台词里反而有些生硬了. 为了过审改掉的情节在电影中运用得倒还不错,把原著疼痛伤感的青春故事演变为具有社会认同感和同情心的校园欺凌是一个挺聪明的做法. 几位新演员中赵英博还是比较生涩,饰演顾森西的辛云来倒是很抢眼,邬君梅的人物刻画稳定而且贴切. 只是这样的片子,没看过小说的一定不会喜欢.
讲述美国西部在南北战争15年间的多方面扩张及聚居,这段史诗般的旅程充满了危险和阴谋.
.